教育这件事,再不疯狂就晚了吗
这是一个举国重教的时代,更是一个全民教育焦虑的时代。2018年,为了切实给孩子减负,在基础教育领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重磅文件,这一年注定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
不过,教育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让我们烦忧的教育痛点依然存在。如何还教育以本原,让孩子健康成长?既需要从国家到地方拿出更大的勇气,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发挥改革合力,也需要社会为提供更好、更公平的教育作出更多努力,更需要家长摆正对教育的态度,别让过度教育伤害孩子持续奔跑的能力。
8点之前做完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其后重头戏是做培训机构的语文、数学、英语试卷各一套。劳碌一天的母亲一边哄着两岁的妹妹,一边抽空给她讲解。11点入睡。这是在北京海淀区一重点小学六年级就读的刘甜甜放学回家的日常生活。
晚自习上到9点钟,父亲接回家后在家长的监督下做一个小时作业。因为曾经躲在卧室偷偷玩游戏,母亲勒令必须在客厅学习。这是浙江苍南县城一所民办初中初二学生李维最为平常的一天。
这一年,不论是县城的李维,还是大城市的刘甜甜,他们和他们的家庭奋斗目标更加坚定,一个要考县一中,一个准备冲击目标中学的实验班。他们的学习轨迹依旧,在学校拼成绩,出了校门进补习班。不过,也有一些改变,报的课外班有的换了名字新瓶装旧酒,有的年前被突击检查暂时停课,华赛杯等几个竞赛暂时停办也让刘甜甜一家遗憾不已。
2018年,减负被提上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硬币的另一面是全社会蔓延的教育焦虑没有因此纾解。人们在问:孩子,真的敢放缓奔跑的脚步吗?
“五岁孩子的简历”与“疯狂的黄庄”是揠苗助长还是再不奔跑就晚了
2018年,两件看似不起眼的教育小事出人意料地引发全民大讨论。
前一阵,上海一名5岁小朋友的简历走红了:1500字的识字量,年英文阅读量超过500本,钢琴、街舞、足球、围棋、游泳样样皆会,浮力、重力、密度、磁力等概念也不陌生,足迹遍布国内外诸多城市。
5岁小朋友的“华丽”履历,何以引发如此多关注?时代的书页翻转,如今的孩子在教育上起步更早、压力更大,但当一个5岁小朋友用这样的简历,展示他的成长经历,难免让人心理上受到冲击。
尽管5岁孩子的简历写的是“别人家的孩子”,不过,大部分孩子也都没有“儿童急走追黄蝶”“忙趁东风放纸鸢”的无忧无虑。不少家长的共识是,给孩子教育加码,等到上小学开始就晚了。
今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明令禁止幼教小学化。专项治理在幼儿园取得了效果,然而,却火了幼小衔接班。不少幼儿园老师感叹,大班学生走了一半。
“一点不学的话,上小学一开始就跟不上,容易打击学习自信心,丧失学习兴趣。别人家孩子都在拼,你敢淡定吗?”有家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不过,学前阶段的“拼”,还属于玩中学、寓教于乐阶段。到了中小学学段,孩子奔赴的则是看不见硝烟的战场。
“方圆几公里之内,汇聚了人大附、北大附、清华附、八一学校、101中学、中关村一二三小等各路名校,以及数不清的校外培训机构。”近日,一篇名为《疯狂的黄庄》的文章在网上火了,文章以海淀黄庄这个“学霸中心”为窗口,揭开了校外培训虚火旺盛的一角,家长们不惜一切代价要送孩子去辅导班补课,接受超前教育,参加各种学科竞赛。
黄庄,就像是一架飞速运转的教育流水线上的列车,满载着莘莘学子和家长呼啸而去,有时候快得让人喘不过气,这在某种意义上不过是中国式教育的一个缩影。疯狂的黄庄背后,是家长们无处安放的焦虑。
疯狂的又岂止是黄庄?
优质教育资源有限且分配不均衡,在巨大的升学压力面前,每个人都充满了焦虑。“穷什么也不能穷教育”,在教育这件事上,又开始“拼了”。
“不是揠苗助长,而是再不奔跑就晚了。”有家长如是说。
前脚出校门,后脚进补习班 为何学校越松家长越疯
今年上半年,北京市教委向全市中小学生家长下发了一份《告家长书》,开展对每一名学生报班参加学科类校外培训情况的普查。这份普查并没有收到家长的积极反馈。一位家长在朋友圈无奈地留言:“每个班都是我‘自愿’报的,现在让我‘揭发’培训班,这件事太拧巴了。”
对中国的很多学生来说,“前脚出校门,后脚就进补习班”已成为一种日常。
2018年,教育部多次下发文件要求切实给中小学生减负,与此同时,八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为了打好“眼睛保卫战”,拯救近1亿“小眼镜”,明确要求“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各地教育部门减负新规也频频出台:如江苏省发布最严“减负令”,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得布置书面作业;浙江省“减负令”除延迟到校时间外,部分地区还试行“中学生做功课至晚上10点可以选择不做”“小学生晚上9点可以不做”……
然而,这些新政赢得的并不全是叫好声,一些人质疑治标不治本,进而反思减负本身的合理性:尽管减轻学生负担的想法是好的,但在优质教育资源有限,高考指挥棒不变的情况下,校内减负会导致校外增负。这也让一些家长抱怨“现在的老师太好当了”“现在的学校教育真是太轻松了”,也让家长越来越“疯”:不菲的家庭支出交给了培训班;工作日晚上陪写、批改作业心力交瘁,周末辅导班连轴转无暇休息……人人盼减负,人人又怕减负。
在减负的大背景之下,学校减负放弃的教育教学内容,已经由校外培训机构接管。唯恐孩子掉队的家长们陷入看不见硝烟的战场,让资本在教育领域尝到甜头。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全国两会期间在记者会上进一步明确了“减负”概念:什么叫负担?指的是违背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超出教学大纲、额外增加的这一部分。在这个以内的,叫做课业、学业,叫做必须付出的努力。
教育专家认为,尽管社会上已经出现了“请不要给我的孩子减负”的呼声,但本质上,减负的方向是正确的,回归教育本质的战略是正确的。关键在于减负不能减责任、减质量、减求知欲,减负的同时还要尽快提质、均衡,才有可能让学生在应付考试之余有更多时间学习如何成为一个更全面的“人”。
教培行业迎来整改风暴 家长追捧热情难减
有媒体采访一位教育创业者,他踌躇满志地说:“中产家庭百分之三四十的年收入都要用于子女教育,这笔钱肯定是要花掉的,问题是谁能挣到它。”
教育是刚需。教育行业也被贴上“万亿市场”“黄金赛道”“逆周期”这样的标签。然而,从2018下半年伊始,教育上市公司股价开始集体暴跌。一场真正的风暴开始了。对于这一年的教育行业来说,各类监管政策的发布和落地,是决定整个行业迎来新拐点的关键。特别是在6月8月,年初整顿教培政策进入落实检查阶段,整个行业迎来一次真正的震荡和洗牌。
2018年2月以来,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印发了《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关于健全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整改若干工作机制的通知》等,推动开展为期1年半的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8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9月,教育部发布《关于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管理办法(试行)》,竞赛及竞赛产生的结果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的依据。
教育部将这场治理形容为“一场‘攻坚战’,又作为一部‘连续剧’”。整改的成果是截止到12月12日,全国校外培训机构整改完成率达到90%。
进入12月份,北京的海淀黄庄迎来了黑夜,原本灯火通明的K12教育集中地银网中心有些冷清,很多机构干脆一把锁关门。自从《疯狂的黄庄》刷屏后,补习班又一次遭到清查。教育部开发的全国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也将上线,要实现联网查询。
在12月13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教委副巡视员冯洪荣讲到,到今年年底,建立台账的问题必须全面整改,但“几十年形成的复杂问题一下子一个都没有了,这个在客观上不现实”。
在整治风暴下,培训机构除了暂时关门这一对策,还有一些用了取巧的方式——改课程名,语文班改为国学鉴赏课,数学课改为思维训练班等,“改了名就不算超纲”,事实上教学内容并没改变。
全国40万所培训机构中,最能度过这场整治风暴的,是有资本有资源的大机构。“未来就是大机构垄断,它们实力强、资质全。”有教育界人士接受采访时讲道。
很明显,大机构们见惯风雨,而专项治理也没有浇灭家长们的热情。据报道,在很多城市虽然很多培训班暂停了,但有媒体采访发现,中小学各类课外补习班、提高班依然存在,只不过形式更加隐蔽,更加难以监管。
“对辅导班是又爱又恨。”有家长对记者讲道。
减负令如何不空转 教育焦虑何以纾解
推迟上学时间,不留家庭作业,实施弹性放学,加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对于这一系列减负新举措,不少家长却形容道,“看上去很美,实施起来很难”。
对于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一些家长“坐不住了”:“没有书面作业,怎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据媒体报道,一些家长找到学校反映,更有家长自行组建班级、年级甚至校际作业群,自行给孩子加码留作业。
面对校外培训班,有的家长说,虽然孩子现在经常补课很辛苦,但是现在拼,是为了以后有选择的自由。
……
“竞争催生心理焦虑,焦虑激化教育难题。”有受访者认为,当前中小学生学业负担重的原因不仅仅在于教育体制本身,而是整个社会的竞争压力向教育领域传递的结果,因此出现了一系列竞争越来越低龄化的现象。
毫无疑问,减负的治本之策还是要提高教育质量,缓解民众的教育焦虑。
减负令如何能不空转?
天津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张宝义坦言,减负令效果往往不大好,一些学生、家长不买账,根本原因在于考试制度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应继续探索多元评价机制,避免家长和教师过于追求分数,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指出,提高学校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校学足学好,是缓解课外负担重的根本之策。今后,要努力在发展素质教育上取得新的突破,切实提高中小学校育人水平。
也有专家认为,公众对教育改革的焦虑,源于公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与公共教育资源供给不足、配置不均衡之间的矛盾。如果不触及这些根本性问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学生减负。
而全社会蔓延的教育焦虑情绪如何纾解?为了让孩子更加优秀,从而考上好学校,家长们的努力和焦虑可以理解并需要关注。不过,在从政府到全社会为提供更好、更公平的教育作出更多努力的同时,父母们如何摆正对待教育的态度,同样至关重要。
不少家长出于从众心理,为孩子学习加码,甚至无数的兴趣班成为了学习的另一种工具。而部分培训机构坑钱、坑娃、坑智商,种种洗脑式营销,也在消费家长们的焦虑,又进一步刺激家长的功利教育观,加剧揠苗助长,违背了教育育人为本的初心。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在符合孩子个性特征和成长规律的前提下,对孩子进行适度的兴趣培养、潜能挖掘,并无不可。但如果不顾孩子实际的接受能力,一味加压,让孩子完成超越年龄的事情,那么,超前教育、过度教育可能带来一时的领先,却有可能伤害了孩子持续奔跑的能力。
教育专家指出,教育有竞争,但不全是比赛,让教育回归本真,重视孩子成长发展的规律,是当前很多执着于“拼娃”却“越拼越迷失”的父母急需补上的一课,也是教育者需要正视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