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具价值的教育培训与互动学习平台

“考研热”与导师不“热”的尴尬

2021-12-27 13:27:27 投稿人 : haixia002 围观 : 20855 次 0 评论

  来论

  今年考研热不热?且看一组数字。2022年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高达457万,达到历史最高值。研究生报考人数近五年增长迅速,2022年比2017年的201万增加了256万,比2010年的140.6万增加了316.4万。当然招生规模也增加了,2010年招生计划数47.44万,2020年99.16万。招生工作中有一个变化值得注意,即近五年推免生占录取比例越来越高,一些热门专业占比超过80%,实际留给考研生的名额缩减了许多。这也意味着近几年不少高校的热门专业考研压力大了不是一点点。在推免生占据了一定比例的情况下仍有这么多学生报考研究生,的确是“热得发烫”。

  从大学教师的视角看现在的考研热,或许与其他社会评论观点有些差别。以笔者对考研学生的了解,大部分考研学生之所以报考,并非出于学术热忱,而是当作一种缓解就业压力的权宜之计。都知道每年毕业大学生那么多,就业市场竞争激烈。没有特别优秀的成绩或者个人能力素质,考个研究生再锻炼锻炼,期望以更高的起点去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从学生个人来说这是符合理性的,没什么好苛责的。笔者所在单位,每年都有学生录取了之后放弃就读,理由是他(她)找到了理想的工作。这对招生单位来说也很无奈,因为放弃就读意味着浪费了一个招生指标。

  那些计划通过报考研究生来缓解就业压力的考生,他们本身都是有比较好的基础。但是由于对学问一途存有畏惧心理,并不愿意在学问上真心投入。对导师来说,遇到这样的学生也只能顺其自然了。在大多数情况下,招生录取都是按程序进行,导师没有太多可选择的余地。每次导师与新生见面会,双方实际并没有多少了解。导师不招又不行,如果长期不招就会取消导师资格,甚至影响学位点建设。导师与新生的互选,就像开盲盒一样,学生好不好带全看运气。说实话,考研再热,导师心里并不热。一方面大多数考生对学术没有兴趣,另一方面导师总在为招不到理想的学生而愤懑,或者为自己门下不理想的学生而发愁。在学术场域里,双方似乎并未产生多少交集。一头冷一头热的尴尬,每个大学都存在。

  尴尬的根源是招生制度的不合理性。从考生的立场来说希望以公平竞争的方式参与考试,这种全国统一考试确实能体现公平,尤其是英语、政治这两门。但从导师的角度来说这样的考试意义不大,无法发现有特质、有个性、有潜力的人。导师并不企望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学术人才,但也希望自己能培养出几个甚至几十个有出息的学术人才。导师本人也不是为了培养人才而培养人才,更重要的是在传承一种学术精神,这是人文主义的核心。导师在选择学生的时候更多地会考虑学生对学术的热忱,考察学生的专业基础和基本素养,大学期间的成绩并不是最重要的参考依据。可是统一招考的方式削弱了导师的选择权,也削弱了部分考生的机会。

  我们应该冷静地看到,目前的考研“热”不会带来学术之“热”。2009年,只有高中学历的蔡伟考上了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学术界一时传为美谈。如果按照统一考试的要求,他连资格都没有。这说明,统一招生的弊端容易埋没人才,统一考试的招生制度的确需要做一些改革。赋予导师招生自主权,或许是破解师生之间尴尬的一种途径。果若如此,导师能够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选择心仪的学生,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导师。当然前提是导师的学术能力和招生资格符合并满足一定要求。 □肖俊

  https://www.sohu.com/a/511875172_161795?scm=1002.590044.0.10374-1023&spm=smpc.ch25-college.fd-news.44.1640575730286JaXD5Yv


来源:育学天下,转载请注明作者或出处,尊重原创!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