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具价值的教育培训与互动学习平台

阅读,荡起区域教育的涟漪

2021-04-21 14:02:58 投稿人 : haixia002 围观 : 23793 次 0 评论

  阅读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涵养一方教育生态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也正是因为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区域开始重视阅读并想方设法推动全民阅读。但从区域层面整体推进阅读面临着诸多障碍和挑战。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我们邀请区域教育主政者、教研员,一起聊聊区域推进阅读的那些事……

  本期嘉宾:

  何云峰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教育局局长

  郭长利 山东省夏津县教体局局长

  张永涛 河北省乐亭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孙民云 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教育局副局长

  凤 潇 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教研员

  ——————————————————

  整体推进阅读顶层设计是关键

  中国教师报:阅读涵养生态,通过阅读重构一方教育生态已成为区域教育主政者的共识。您所在区域推进阅读做了哪些探索和尝试?

  何云峰:近年来,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积极倡导“全员阅读、全面阅读、全程阅读、全心阅读”的“大阅读”理念,不断推进“大阅读”工程,形成师生和家长共读书、同成长的区域阅读新生态。

  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举办“学在邗江”论坛、校长读书会、未来校长培训班,推进“思想力提升”主题读书活动,加快教育管理团队的成长步伐;通过“青年教师成长学院”“儿童阅读研究中心”“博雅书院”等教师阅读共同体建设,开展阅读分享活动、阅读公益行动等,带动更多的教师和家长成为学生的“阅读指导教师”。

  以阅读活动建设为平台。开展“大阅读”工程特色项目评选活动,通过申报、立项、打磨、展评等一系列措施,帮助学校打造阅读特色项目品牌,进而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区域“大阅读”美好样态。

  以评价考核建设为保障。通过开展教学视导活动,把脉学校“大阅读”工程实施状况,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重视结果管理,印发《“大阅读”工程考评细则》,引领学校整体推进“大阅读”工程建设,开展“悦读闯关”活动和书香校园、班级、家庭、教师、学生系列评比活动,进一步促进“大阅读”工程的深入实施。

  郭长利:自2019年以来,山东省夏津县教育系统坚持“局长发力,评价激励,榜样领航”的思路,实施了“书香家校一体化星级建设工程”,通过“书香校园”建设推进“书香班级”建设,进而带动“书香家庭”建设,引领教师、学生、家长共同阅读。

  局长发力。把“书香家校一体化星级建设工程”作为“局长工程”“校长工程”,“一把手”亲自抓,并明确夏津县家校共育研究中心为推进主体,建设了“县—校—班—家”四位一体的组织管理体系,探索了一套阅读常规和运行机制,制定了《书香家校一体化星级建设指南》,对家校阅读提供书目支撑和方法引导。

  评价激励。构建了一套“书香教师”“书香少年”“书香家庭”“书香班级”“书香校园”的五星晋级评价体系,明确了等级评价标准与评价方式,分别设定评价维度与指标内涵。同时,探索对学生阅读水平的评价策略,试点实施了小学生“阅读考级”。

  榜样领航。依托“校长成长学校”全面实施“校长读书工程”。仅上学期,校长成长学校的130名学员人均撰写读书笔记和心得达2.4万字。同时,以“读百家经典,做智慧之师”系列活动为载体,结合“十百千”教师培育工程,推进教师专业阅读。

  张永涛:河北省乐亭县是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的家乡,自古雅重教育,是传统的文化教育大县、中国北方著名的院士之乡。近年来,我们提出了构建校园大阅读模式,全县各级各类学校读书活动蔚然成风,并逐步形成了具有乐亭特色的“五带动”读书模式,即局长带着校长读,校长带着老师读,老师带着学生读,学生带着家长读,家长带着社会读,各学段打造了一批书香校园。

  孙民云:从区域层面来说,海沧区师生阅读的整体推进与两件事关系密切。一是2014年,海沧区教育局启动了以“书香海沧 教师领航”为主题的教师全员阅读工程。这个工程的核心是实现两个“一百”,即培养100名种子教师,领衔100个“教师读书共同体”,以共同体的形式推动越来越多教师走上专业阅读之路,并影响到家庭和社区。其中,举办“教育阅读节”是一个重要引擎。从2014年首届“阅读是最好的自我教育”到2020年第七届“阅读,让教育变好”,大批优秀“作者和读者”走进了海沧,引领海沧教师的专业阅读。阅读节,已成为海沧教师最期待的阅读盛会。二是2018年海沧区与“亲近母语”合作,引进“阅读地平线”项目。在小学阶段全面引进亲近母语《日有所诵》、整本书阅读、主题阅读三大课程,有效解决了阅读课程化、系统化、日常化实施问题,同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阅读指导教师,儿童阅读呈现出全新的样态。

  凤潇:打造“书香校园”,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是北京市朝阳区开展中小学阅读推广工作的重点。在朝阳区教委的统一规划部署下,朝阳区中小学在师生阅读环境、阅读保障机制、阅读校本课程、阅读活动等方面不断探索,通过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与氛围、推荐优秀的阅读书目、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培养师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提高师生的阅读品位,使阅读成为伴随师生终身成长的生活方式。

  在小学阶段,我们通过渐进式的研究规划促进学生的广泛阅读,从“儿童文学促进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研究与实验”的课题研究,到“朝阳区小学儿童阅读促进工程”的专项研究,以及“朝阳区小学生阅读素养提升”专项研究的持续开展,从课堂内到课堂外渗透“处处即阅读”的理念。

  中学以“朝阳区阅读课程资源建设”项目为依托,从“全科阅读”理念出发,共同研究阅读课程与学校整体课程的融合、阅读课程内容与全学科教学的融合、阅读课型模式的分类和梳理、阅读课程资源的研发和整合、教师队伍阅读素养及阅读教学能力提升等,以此拉动区域阅读课程品质建设。

  打破整体推进阅读的瓶颈

  中国教师报:在区域整体推进阅读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障碍?您是怎样解决的?

  何云峰:从2016年始,邗江区始终坚持政策导向,直面问题解决,着力创新实干,整体推进“大阅读”工程已持续了5年多。

  问题一:不少教师客观上忙于工作,主观上思想倦怠,对于读书心虽想但力不足,“无暇读书”成为一种不可回避的现象。

  为此,邗江区发挥种子教师的示范作用,采用“专业带读+团队共读”的方式,通过任务驱动、过程指导、积极评价、多元展示等举措,借助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师读书会和“我喜爱的一本书”幸福阅读分享活动,让教师聊一聊自己与这本书的故事,从思想、内容、情感、风格等方面介绍这本书,谈一谈阅读这本书给自己的体验、感受、启迪或思考,引领教师的阅读行为,展示教师的阅读生活,分享彼此的阅读幸福,激发阅读的成长动机。

  问题二:不少学校尽管能开设班级读书会,但班级读书会缺乏价值引领和评估标准,流于形式、效率不高的现象普遍存在。

  邗江区建构区校级“大阅读”教研机制,每年至少组织4次区级层面大阅读研训活动,各学校每学期组织“班级读书会”教研活动不少于4次,借助专家指导和课题研究,逐步确立了班级读书会的基本流程和要求,明确班级读书会“六有”建设标准:有方向、有装备、有路径、有对话、有停留、有收获。

  问题三:一些学校在实施“大阅读”工程中缺乏顶层设计,整体架构和全面落实不到位,推进“大阅读”工程的力度和成效存在一定的差距。

  邗江区全面落实“幸福校园生活整体设计”行动,引导各校从校园生活视域探索并建构育人模式,让“大阅读”工程融入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成立了三大教育发展共同体,建立了跟岗交流、共同体教研、联盟共研等结对互促机制。同时以九年一贯制学校为试点,着力加强“大阅读”工程中小学一体化建设,努力让“大阅读”工程在每一个学段、每一所学校开花结果,呈现出优质均衡的区域“大阅读”工程新生态。

  郭长利:县域整体推进阅读存在的障碍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一是部分家长特别是农村家长对阅读不认可,存在读课外书影响学习成绩的误区。二是学生持续读书的倦怠性。有的学生因作业量过大没时间阅读,或因为疲倦不愿意阅读。三是教师阅读的内驱力不足。四是新媒体丰富多彩且有“快餐效应”,影响阅读。

  对此,我们积极清除阅读上的障碍。试点纠偏。以县实验小学、第二实验小学等10所学校为基地,构建“书香家校一体化”平台示范点,利用试点校前后教育教学质量的数据对比向家长宣传阅读的重要性、亲子共读的方法、读书的策略等,解决教师和家长对于推进家校阅读是否影响教学成绩的疑虑,引领师生阅读,促进家校共读。

  活动推广。开展最美书香家庭展示、整本书阅读分享会,努力做好“书香家庭”的评选,让“书香家庭”成为夏津县的时尚追求。通过开展“书香家庭建设大家谈”、爱·夏津书香大讲堂、留守儿童家庭阅读指导等活动,使区域阅读由“要我读”逐渐成为“我要读”的自觉行为。

  张永涛:乐亭县约有人口45万,其中农业人口占了74%。在区域整体推进师生阅读上主要存在以下三点障碍:一是农村部分家长在学生阅读启蒙、教育、陪伴上做得非常有限;二是部分师生的主要精力用在片面追求考试分数上,无暇顾及课外阅读;三是一部分学校没有正规的图书馆,相当一部分学校的图书馆如同“摆设”,个别学校图书馆虽然显得“高端大气上档次”,但利用率偏低。

  为解决这些问题,县教育局成立了推进师生阅读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活动机制;各校不断创新读书形式,通过开展各类读书论坛、读书沙龙等确保活动的有效实施,有序推进师生、家长读书活动;县教育局每年组织读书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作为评选表彰读书活动先进集体、优秀“学习型家庭”和先进个人的重要依据。

  孙民云:推进教师阅读远比推进学生阅读难。事实上,早在2011年海沧区教育局就发出了“书香海沧 教师领航”的倡议,当时主要从开展共读一本书、推荐好书、读书征文、评选最爱读书家庭入手,希望以和风细雨的方式唤起教师对书的记忆。但几年下来,教师阅读不温不火,真正受影响的人极其有限。显然,泛泛发动并不能大范围改变教师的阅读状况,也不能真正触动那些不重视阅读的学校和不爱读书的教师。

  2014年,我们在总结经验教训基础上,重新启动“书香海沧 教师领航”全员阅读工程,依靠行政力量和制度设计比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在推进学生阅读上,每所学校都有不同的举措,但学校普遍缺乏科学系统的阅读设计、高水平的专业阅读指导,学生阅读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难有保证,选择高水平的专业阅读指导机构开展合作是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

  凤潇:在整体推进阅读工作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城乡、学校、家庭之间的差距带来的教育理念、师生差异等问题。

  培养学生阅读素养是最低成本帮助学生成才的方式,更是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的抓手。基于这种认识,我们本着“研究引领、教研推动、全面参与”的工作思路,建立三级管理网络:第一级是建立区域阅读工程领导小组,负责阅读工程的总体策划和研究的组织管理;第二级是以实验学校为重点的研究小组;第三级是全区其余所有学校。形成了以阅读研究为核心、分层推进的工作模式,即突出一个主题(分享阅读),拓宽两条渠道(立足学校,辐射校外),把握三个原则(广泛性,趣味性,持久性),深入四个层面(区域发动,学区推进,学校落实,延伸社区),体现五个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与教育活动相结合,与实践研究相结合,与家庭、社区相结合)。以此统一认识,打开阅读视野。

  功利性阅读是一把“双刃剑”

  中国教师报:教师阅读不能直接与专业成长画等号,功利性阅读让教师有所排斥?如何打破功利性阅读?

  何云峰:我认为可以在以下几方面打破教师功利性阅读。让“功利”推动阅读。对于一个不热爱甚至排斥阅读的教师来说,阅读需要榜样的带动、群体的鼓动和评价的促动。邗江区积极倡导让“读书人”培育“读书人”的理念,发布了教师阅读书目,推动任务式阅读行动,要求读书成为干部选拔、名师评比、教师基本功竞赛等方面的必备条件,用一些“功利”的宣传和措施推动教师阅读行为的发生。

  让阅读不再“功利”。邗江区积极倡导以知识、审美和思想需求为原点的阅读行为,重视经典的教育学著作、文学著作和人文著作等书目的推荐,建立不同层面的教师读书会,开展不同内容的“我喜爱的一本书”幸福阅读分享活动,满足教师非功利性阅读的诉求,培养教师阅读兴趣和习惯。

  让阅读和“功利”互促。从长远的角度来考量,教师阅读可以与专业成长画上等号。有了大量的专业、高效的阅读,教师才能获得专业的优势发展;反之专业的优势发展又能促进教师对阅读的热情,增强阅读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有利于阅读向工作的效能转化。因此,邗江区积极落实教师专业成长行动,尤其是面向中青年教师,在专业成长计划中融入阅读书目要求,着力开展读书报告会、读书征文,引领教师提升阅读素养和教育专业水平。

  张永涛:功利性阅读对教师而言是为了解决问题,对学生则更多是为升学考试而进行的阅读。阅读本身应是包罗万象、异彩纷呈的,因为在大语文观的背景下,不会阅读就没有终身学习的能力,终将会被时代所淘汰。

  打破功利化阅读首先要有一个长效机制。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文化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阅读推广也不应该是应景、应时的节日型、运动型活动。所以,乐亭县进行了整体规划和周密部署,以保证教师阅读的可持续发展。

  为推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和特色学校建设,乐亭县力求做到六个结合:一是教师阅读与创建特色学校、品牌学校相结合,二是教师阅读与课堂教学改革相结合,三是教师阅读与校本教研相结合,四是教师阅读与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五是个人自学与集体互动相结合,六是教师阅读与教育实践相结合。

  孙民云:即便是直接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书籍,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未必就可以转化为教师的专业能力。有些书阅读时很有触动,读后不久却很可能在记忆中了无踪迹。有的教师告诉我,读《给教师的建议》时感觉字字珠玑,但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却完全用不上。说到底,阅读之用本身就很难立竿见影,其作用是逐步显现出来的,需要一个积淀、感悟、内化的过程。因此,简单说“阅读能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未必能让教师信服,过分强调阅读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的确容易引起教师反感乃至排斥。

  打破功利性阅读,不能把阅读局限在“专业”上,比如《断舍离》与教师专业无关,但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盔甲骑士——为自己出征》与专业无关,但与我们的心灵解放相关……读这些书,虽与专业无关,但能说与成长无关吗?打破功利性阅读既要读“有用”之书,也要读“无用”之书,要让教师通过读不同的书认识到,读书首先是为自己读的,是为了让自己能够享有更幸福的职业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而读的。但是,不论怎样,某种程度上“逼”教师读,我以为是有必要的,教师只有真正“在读”了,才能逐步体悟到阅读对生命的意义。

  中国教师报:在职业生涯中,您是怎样阅读的?有什么感悟和建议?

  郭长利:我的读书经历了“需要、习惯、生活”三个阶段。刚刚参加工作时,无论是教书还是做秘书都是功利性阅读,就是为业务学。19年的政府机关工作,阅读渐渐成为习惯,现在已经和吃饭一样融入了生活。几十年的读书和工作告诉我“阅读素养”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生活是极其重要的,阅读是生活的工具,也是修身养性的良药。但现在全社会的阅读意识和氛围日渐衰退。所以,我们要在全社会再掀全民阅读热潮。同时,有关部门要加强网络管理,净化网络环境,丰富和强化优秀作品的登载,剔除低层次、低趣味的“快餐式”作品。

  孙民云:我最深刻的感悟是,一个习惯阅读的人遇到任何困难时,总会本能地想到书,也总会找到能够帮助你的书。我的建议,读书宜亦博亦专,宜思考扬弃,宜读读写写。

  凤潇:我个人的阅读比较杂。因为过去获得书籍没有现在这样容易,所以基本上只要看到书便会一发不可收拾地读起来。这样一来也逐渐形成了广泛阅读的观念,可以说,许多非专业类书籍的阅读,也为我的教育观念打下了思维基础。除了专业阅读,历史和哲学类的书籍是我比较喜爱的。这些书或许没有特别重要的知识直接与我的专业相关,但每每处理教育中的突发事件,我自己总会回忆起那种“静读”的状态,让书中内容与自己的工作、生活链接,阅读在看不见的地方潜移默化发生着作用。

  《中国教师报》2021年04月21日第14版

  作者:本报记者 孙和保

  https://www.sohu.com/a/462029309_243614?scm=1002.280027.3d3.PC_CHANNEL_FEED&spm=smpc.ch25.fd-news.121.1618974728042Mwa22pg


来源:育学天下,转载请注明作者或出处,尊重原创!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