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具价值的教育培训与互动学习平台

校地合作形成良性“双循环”

2021-11-18 13:38:04 投稿人 : haixia002 围观 : 19449 次 0 评论

  “疫情防控常态化,校地合作需重塑思维模式、行为模式、工作方式。”日前,西南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廖斌带领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到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医药产业园调研表示,地方为高校高水平发展“筑巢”和“引凤”,高校成为区域发展的“智库”和“引擎”,校地合作形成良性“双循环”。

  前不久,泸州市政府和西南医科大学签订了《合作共建区域医药健康中心协议》。西南医科大学助力泸州市建设区域医药健康中心,并为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这只是学校与泸州牵手合作的一个缩影。建校70年来,泸州市为西南医科大学的基础设施建设、教学科研工作、人才队伍集聚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作为高校,西南医科大学则不断为为泸州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力量。

  从地方向高校的“循环”——

  地方为高校发展“筑巢”和“引凤”

  “大学被称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象牙塔’,但实际上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互为支撑、共生共赢。区域与高校要建立校地合作的良性循环。”西南医科大学校长张春祥说,泸州市委市政府对基础设施和人才储备的助力,极大地解决了学校长远发展硬件支撑和软实力发展问题,为学校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保障。

  早在2015年,因为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西南医科大学发展面临瓶颈问题。如何解决?2017年,泸州市委市政府创新帮扶模式,与西南医科大学签署《泸州市医教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合作协议书》,西南医科大学基础设施项目委托泸州市人民政府投资建设,学校根据财力以“分年还款回购”的方式支付工程建设费用。几年来,一大批基础设施拔地而起,明显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在今年5月签订的《合作共建区域医药健康中心协议》中明确,泸州将继续支持学校完成总体规化建设,继续执行2017年协议内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升级——泸州市石油医院改建项目完成移交西南医科大学使用。

  高校软实力来自人才。长期以来,泸州市委市政府秉承“大学与城市共生共荣”理念,大力支持学校建设发展。2015年,泸州市为西南医科大学提供了1亿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用于资助高层次人才(团队)的引进与发展。西南医科大学教授、博士以及博士后导师肖占刚就是以“引进人才团队”的方式,从香港中文大学来到西南医科大学工作的高层次人才之一。他带领的团队在前沿的细胞技术的临床应用上做出很大成果。

  2021年,泸州市委市政府再次决定,每年出资1000万元,连续5年,支持学校引进国际顶尖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省部级专家人才,以及急需紧缺专业博士。

  在助力科研方面,泸州继续大手笔资助西南医科大学。双方明确,继续设立科技战略合作专项资金,自2021年起,连续5年,每年支持2000万元。

  近年来,泸州市委市政府已累计投入财政资金50亿元支持学校基础建设、人才引进、科学研究、环境打造等,为引才引智创造条件,形成了校地合作的泸州模式。与此同时,泸州市的“酒城人才新政”,西南医科大学引进人才均可享受。

  从高校向地方的“循环”——

  高校为地方提供“智库”和“引擎”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西南医科大学3所直属附属医院全力以赴,筑起了泸州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学校党委书记廖斌担任泸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副指挥长及医疗组组长,成立西南医科大学附属泸州市传染病医院,组成联合医疗队对确诊患者开展救治,实现了医务人员零感染、患者零死亡。

  为带动泸州医药事业的发展和良性循环,让基层百姓更好地享受优质医疗资源,西南医科大学依托三所附属医院,面向泸州四县三区,以医联体建设为抓手,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分级诊疗为突破口,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为成员单位的学科建设、新技术开展、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流程优化、服务能力提升等发挥了积极作用。

  同时,为助力泸州建成区域医药健康中心建设,西南医科大学加快推进西南医疗康健中心一期续建工程及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为川渝滇黔结合区域4000万人口健康保驾护航。

  近年来,学校依托教学资源、学科专业和人才技术等优势,服务泸州经济社会发展。2014年承担泸州市民政局养老护理培训、口腔黏膜病规范化诊断和治疗,2017起,承担为期三年的泸州市基层卫生人员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培训项目……此外,学校积极为地方体育事业发展作贡献,十年来服务体育赛事80余项,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裁判员、体育后备人才等体育人才1800余人,开放体育场馆服务全民健身锻炼达400万人次。

  “接下来,西南医科大学将与泸州市委、市政府聚焦建设区域医药健康中心目标,用5年左右建成‘五地一中心’,即川渝医药人才培养高地、川渝医药高层次人才聚集地、川渝医药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高地、川渝医养结合高品质生活宜居示范地、川渝医药国际交流基地和川渝区域医疗中心。校地双方共同承担为民生‘托底’和保障的使命和责任。”西南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廖斌说。(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通讯员 谢明雄 张琪 记者 鲁磊)

  作者:谢明雄 张琪 鲁磊

  https://www.sohu.com/a/501853593_243614?scm=1002.590044.0.10374-1023&spm=smpc.ch25-college.fd-news.19.1637213621859n7HhHSH


来源:育学天下,转载请注明作者或出处,尊重原创!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